.

师宗县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曲靖日报

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是低保为我减轻了生活压力,如果没有低保,我还真不知道这个日子咋过下去,更不敢想象两个孙子能继续上学。”家住师宗县雄壁镇瓦鲁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郭大娘满怀感激地说。郭大娘的老伴、儿子先后去世,儿媳远走他乡,音信全无,70岁的郭大娘艰难地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年,她被纳入低保对象,每个月能领取元的低保金,孙子上学享受每年元的生活补助,这个家庭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重新燃起新的希望。目前,师宗县像郭大娘一样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户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师宗县的兜底保障,不仅仅是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而是面向全县城乡所有贫困群众出台一系列措施,落实低保兜底、特困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畅通社会兜底“最后一公里”,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以前,养老院没有洗澡间,能痛痛快快地洗个澡都难,现在有了淋浴房,24小时都有热水,衣服脏了护理员帮我们洗,饭菜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冬天还发新棉衣棉被给我们,日子好过了。”养老院的张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在竹基镇养老院活动室,张大爷正和30多名老人一起看着电视剧。养老院的老人们都是竹基镇的五保老人,均被列为国家财政兜底保障户。近年来,师宗县不断提高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将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从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分散供养对象标准从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并在重要节假日开展送关爱、送温暖活动。同时,全面启动高龄老人长寿津贴发放工作,其中:80岁至89岁高龄津贴全年元,90岁至99岁高龄津贴全年元,岁以上的高龄津贴全年3元,让老人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梦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彩云镇足法村的伏嫂,一大早就下地干活,采摘红艳艳的辣椒。年6月,伏嫂的丈夫病逝,多年的积蓄花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挂联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帮伏嫂申请了低保救助,暂时缓解了生活压力。年,伏嫂加入了合作社,种植了3亩辣椒。两年多的辛勤劳作,伏嫂家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低保解决了我当时的困难,现在,辣椒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我有了稳定的收入,大女儿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生活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她主动提出退出低保,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享受这项政策。师宗县的兜底保障建立了动态调整申请、退出机制,经县、乡两级审核认定,符合条件的继续保留,对家庭情况好转且收入持续稳定的逐步退出,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退尽退”,让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兜底保障福利庇护每一名困难群众。伏嫂的故事,在师宗县并非特例。在群众出现困难时,兜底保障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在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依托合作社的产业扶贫项目,贫困群众走出困境,和广大群众一起奔小康。(作者:本报记者张锦文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595.html